回覆常態

(2011年,秋)進入深秋,沉、緩、收、斂,我的學習歷程,似乎也進入相似的步調。心中呵護著深埋的種子,知道它將在明年發芽、生長。炙熱而蓬勃的生機,護孕著此刻深埋的種子。深冬酷寒,不再需要武裝對峙,源生一份溫柔的深情,甘願,守候。
(2012年,2月)積雪漸融,春天的腳步應當不遠了。遙遙眺望返鄉的日子,心靈勃然的躍動著。卻不期然,碰觸到一股新的生命力量,它溫暖我、支持我,迎向不可知的未來。
(2012年,4月) 今年的7月我即將返回我生長的土地上,所有醞釀、培儲的一切,都將綻放為一股新生的力量,注入我根源之處。『您』,將是我誠懇邀約的夥伴,若是您也想了解、學習「優律思美」,若是您願意投入這一股將在中文文化中發芽生長的新生力量,歡迎您與我聯絡
(2013年元月1日)我們將「3-ei優律思美學園」呈現在世人面前。和諧與信任的心,讓我們逐漸走在一起。在學員身上,看到美好的未來圖像。呵護這小小火苗,讓它能溫暖更多的人。
(2014年5月),沉寂許久的部落格園地,最近頻頻進入我的腦海中。回到台灣將近2年,生命中展開的新頁,幾乎以一種超乎我能想像的濃稠密度,與高頻躍升,督促著我成長。分享這成長的歷程,只希望有更多的人,願意踏上自己的成長之路。

2017年5月,再次回到這裡,不必多說什麼,就這麼直接開始吧!

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

品嚐音樂


對個人而言,在歌德館最享受的一件事,就是聽音樂會。
由於本人有一種「學習狂」,自從四年前來到這裡,幾乎盡所有可能的參與各種研討、講座、工作坊….──是很不健康的生活態度!不過也因此讓我大致了解這裡各個領域、各種表演,有名的、沒名的、會講的、不會講的、會表演的、不會表演的、有料的、沒料的….林林總總。
歌德館裡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空間,有各種用途,其中有兩個廳:小的,「基石之廳」(Grundsteinsaal);大的,「大廳」(Grosser Saal)。由於它的結構設計,完全採用空間自然流動的效益:整個廳由四側向上形成圓拱,尤其是「大廳」更是挑高達四個樓層。而廳內側空間與建築本體之間,有一道夾層,由地下室相互通達,直達於歌德館最高處的屋頂。利用這樣上下空間距差,以及冷熱空氣的對流,將室內的溫度,經由每一個座位下的一個通風孔,進行調節。在歌德館北側的地底下,有一個超大的水庫,具有儲水、供水、加溫、降溫等功能,依冬天或夏天而做調整。為什麼要解釋這些?因為它沒有冷氣機!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!當你坐在表演廳裡,一切都安靜下來,那真的是完全的「安靜」。你真的可以去傾聽那「安靜」的聲音(哈,不好意思,我又要提優律思美了,在「音樂優律思美」裡,必須練習去「聽」音符與音符之間,那個沒聲音的部份)。有幾次的表演,歌者甚至故意從外面開始,一邊慢慢的走進來,你可以感受到那美好的樂音,因為遙遠而顯得空靈。
一年到頭,屬於音樂會性質的表演,平均起來,大約一週會有一場,遇上「旺季」,像是耶誕到過年,復活節前後,Dr. Steiner的誕辰與逝世紀念,或是世界性年會,那更是天天晚上,從週一到週日,排上優律思美、戲劇、器樂的、獨唱的、合唱的。
今天有一場吉他獨奏,演奏者算是相當年輕──歐洲是古典音樂大本營,經常演奏者的資歷,都是3~4歲開始學習,10幾歲的年少已經一大堆獎,20幾歲巡迴演出。她選擇的曲目,古典、現代、西方、東方,居然都含包,但卻是不突兀。我喜愛她的細膩,貫穿於這些不同曲目之中。其中有一段,她居然只用左手按把位捻撥出樂音,可以想見她手指的力道與功力。而她整個人散發出一種熱愛吉他的氣息,幾乎讓我立刻想到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。有過這經驗的人,大概就能了解我所傳達的景象。
聽音樂會,對我像是一場massage,外加食療藥補。學會用優律思美的方式聽音樂,可以讓旋律線在我的脊椎上下按摩;可以讓和弦、不同的調性,調整心靈的律動;可以讓我整個頭顱的壓力卸掉。好處多多。鼓勵各位,有機會要多進音樂廳聽音樂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