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覆常態

(2011年,秋)進入深秋,沉、緩、收、斂,我的學習歷程,似乎也進入相似的步調。心中呵護著深埋的種子,知道它將在明年發芽、生長。炙熱而蓬勃的生機,護孕著此刻深埋的種子。深冬酷寒,不再需要武裝對峙,源生一份溫柔的深情,甘願,守候。
(2012年,2月)積雪漸融,春天的腳步應當不遠了。遙遙眺望返鄉的日子,心靈勃然的躍動著。卻不期然,碰觸到一股新的生命力量,它溫暖我、支持我,迎向不可知的未來。
(2012年,4月) 今年的7月我即將返回我生長的土地上,所有醞釀、培儲的一切,都將綻放為一股新生的力量,注入我根源之處。『您』,將是我誠懇邀約的夥伴,若是您也想了解、學習「優律思美」,若是您願意投入這一股將在中文文化中發芽生長的新生力量,歡迎您與我聯絡
(2013年元月1日)我們將「3-ei優律思美學園」呈現在世人面前。和諧與信任的心,讓我們逐漸走在一起。在學員身上,看到美好的未來圖像。呵護這小小火苗,讓它能溫暖更多的人。
(2014年5月),沉寂許久的部落格園地,最近頻頻進入我的腦海中。回到台灣將近2年,生命中展開的新頁,幾乎以一種超乎我能想像的濃稠密度,與高頻躍升,督促著我成長。分享這成長的歷程,只希望有更多的人,願意踏上自己的成長之路。

2017年5月,再次回到這裡,不必多說什麼,就這麼直接開始吧!

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

炙熱的心靈

整個冬天沒下什麼雪,結果這個禮拜,狠狠的下足了,冷到零下18~20度。現在外面積雪約有20~30公分高。算是送給我在這兒最後一個冬天的紀念吧!這幾天,我還用走路的去上學,沒搭火車,只是,就給它有些遲到了。

現在在這兒,讓我想跟著學習的老師,還有一位Christoph Graf 老師。事實上還有另外一位,她還是參與編撰「心靈週曆」的作者,我對她非常的心儀,只是她年事已高,而且她有一種王者、貴族般的氣息,坦白說,我破爛的德文讓我不敢傾近她。不過,我倒是鼓起勇氣,請Graf 老師做我個人的指導,他是我第一次接觸優律思美的老師,那是他應宜蘭慈心之邀,開了一個工作坊(恐怕是7~8年前的事了)。
他是我少見的,不按牌理出排的,優律思美老師。他幾乎經常顛覆我所學習的『常規慣例』,可是卻也讓我見識了,他深入了解Dr. Steiner的教導,如實呈現出他的生命與優律思美結合之後,一朵綻放的真實的花朵,而不是『複製品』!我不禁常把他與Dorothea Mier老師,並列著觀賞。他們當年共同在Goetheanum 的時空下一起學習、一起工作,之後開展了各自的天空。這次Mier老師在她的工作坊中,還曾經提到,他們在詮釋「音樂-優律思美」上,所呈現不同的特質導向,一個著重「旋律(Melodie)」,另一個「節奏(Rhythmus)」。──現在,我體會到她所說的意思和感覺了!
這個週末,他的重點放在『2』、『4』、『3』的本質探索,──希望各位將來有機會上他課──便能體會到,他如何把哲理上的詮釋,透過優律思美的活動,幫助學生扎扎實實的工作到自己的身上。他所帶的活動,都是Dr. Steiner所給的最基本的練習、圖形、姿勢、律動。可是讓我折服的是,他就是有辦法,在每一次重複中不斷加上新的關鍵點、不斷推入更深一層的意涵,每一次都引據出Dr. Steiner的經典名言。而且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,他就是有辦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,同一個練習,反覆上30~40次──各位原諒我,我算是非常邏輯思考的人──各位算一算,通常他的一堂課是90分鐘,先是「語音-優律思美」,第二堂接著「音樂-優律思美」,接連著兩天。


我記錄筆記的習慣,是用口述錄音,而錄他一堂課的內容,會用掉一小時!所以,可以想見,每一次的重複絕對不光是『重複』;若是再用算數除一除,90分鐘裡『呼』與『吸』的課程律動節奏,就會發現,絕對沒有讓我們停下來「涼快」的時候。在所有我上過課的當中,通常所謂的『練習』,多半是點到為止,剩下的,得任憑學生自己私下用功。再不然就是講一堆,塞到腦筋發脹。唯獨上Graf老師的課,全身操到虛脫,而所有的記憶全部留在身體上,我只要比劃一下動作,就像有一條線,拉出所有他講的相關內容。
我知道,各位會非常想要知道他到底講了些什麼!原諒我,不是故意調各位的胃口。真實的體會、理解,得透過實作,若是我在這裡,用文字、理論的方式說出來,反而會耽誤各位日後自己親身的學習體驗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