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覆常態

(2011年,秋)進入深秋,沉、緩、收、斂,我的學習歷程,似乎也進入相似的步調。心中呵護著深埋的種子,知道它將在明年發芽、生長。炙熱而蓬勃的生機,護孕著此刻深埋的種子。深冬酷寒,不再需要武裝對峙,源生一份溫柔的深情,甘願,守候。
(2012年,2月)積雪漸融,春天的腳步應當不遠了。遙遙眺望返鄉的日子,心靈勃然的躍動著。卻不期然,碰觸到一股新的生命力量,它溫暖我、支持我,迎向不可知的未來。
(2012年,4月) 今年的7月我即將返回我生長的土地上,所有醞釀、培儲的一切,都將綻放為一股新生的力量,注入我根源之處。『您』,將是我誠懇邀約的夥伴,若是您也想了解、學習「優律思美」,若是您願意投入這一股將在中文文化中發芽生長的新生力量,歡迎您與我聯絡
(2013年元月1日)我們將「3-ei優律思美學園」呈現在世人面前。和諧與信任的心,讓我們逐漸走在一起。在學員身上,看到美好的未來圖像。呵護這小小火苗,讓它能溫暖更多的人。
(2014年5月),沉寂許久的部落格園地,最近頻頻進入我的腦海中。回到台灣將近2年,生命中展開的新頁,幾乎以一種超乎我能想像的濃稠密度,與高頻躍升,督促著我成長。分享這成長的歷程,只希望有更多的人,願意踏上自己的成長之路。

2017年5月,再次回到這裡,不必多說什麼,就這麼直接開始吧!

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

休止符


這裡,雪一融,一下子遍地雪花蓮(Snowdrop)全冒出來了,雪白、粉紫,那色彩、那姿態,讓人,心都柔軟起來。
以前,在台灣,我幾乎沒有『散步』的習慣,總覺得那是刻意而為的一樁事,是為了『健身』,為了『聯誼、郊遊』,為了『做個活動』而活動。來這裡,到了第五年,才體會到、感受到,鞋子一穿,信步而走。一天裡,任何時候都是散步的好時刻,任何一條路徑都可以是散步的好風光。

『散步』就有如音樂中的『休止符』,它讓我一瞬間跳出生活的常軌,前面的,讓它過去,後面的,不必急著迎上去。
轉身一思量,呵呵,我這五年,豈不也像是生命中的「休止符」!
Dr. Steiner 在他的札記中如此寫下:
In der Pause : “Musikalische Gebärden, -- Sie bilden den inneren Menschen nach”
(在休止符裡:『音樂性的姿態,──它們仿製、產生那內在的人』)
而在「音樂優律思美」系列課程中的第六講,他也提到:
“Das Wesentlichste in der eurythmischen Bewegung, ist in der Pause zu suchen.”
(在優律思美動作中,最重要、最本質的,是要在休止符中探尋的。)
在「音樂優律思美」裡,面對休止符,我經常會浮現老子的句子:『常無,欲以觀其妙。常有,欲以觀其徼。』
尤其這幾個月,自己正勤於練習蕭邦no. 15的Prelude,開始的時候,被一大堆的『材料』:音符、音程、和弦、調性、動作、圖形、旋律、節奏、主題….搞到自己在整個曲子中,心浮氣躁!──突然有一天,我站在起點處,心中浮出老子那一句:『致虛極,守靜篤。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』──然後,我開始真正享受到整個音樂。如今,已經將近有3個月的時間,以優律思美『遊走』這首曲子,幾乎變成我每天的meditation,睡前、初醒、課間、散步,每天『碰觸』它,不下20~30趟。──它,還會繼續下去,因為它還有很多地方還沒有與我合而為一。

今年的7月,我將從我生命的休止符中,再次投入於生命的音符旋律之中。從『休止符』中帶出來的,會是怎樣的本質?會是怎樣的『inner Mensch』?連我自己也都很好奇!與我有緣的人們,歡迎您與我共舞,生命的樂章!

沒有留言: